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温韬,以及温韬是什么星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 本文目录一览: 1、一代盗墓王温韬,盗掘18座唐代陵墓,下场如何呢?...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温韬,以及温韬是什么星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下场自然是被杀了,公元296年,唐明宗李嗣源进入洛阳,将温韬流放德州,接着就将温韬赐死了。
一、温韬简介
温韬:后更名为李彦韬,五代时梁国人。五代十国时期曾出任耀州节度使(相当于今天陕西省军区司令员)一职,时任七年,期间利用职务之便,疯狂作案,关中地区大小唐皇墓陵无一幸免,被其趁战乱之际,其率领手下毁陵盗掘。给中国帝王陵带来的灾难性的,不可逆转的破坏,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其私藏,流落外市,甚至损毁。后因后唐明宗所不喜被杀。
二、疯狂盗墓
唐朝有十八座陵墓,也叫唐十八陵。这十八座陵墓,分布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北6个县的境内,以唐朝时期长安为中心,东西相隔150公里,形成了一个扇面。所以说唐十八陵非常壮观,堪称世界陵墓之最。它们依山而建,虽有十八座陵,却埋葬了19位皇帝。十八位李姓皇帝,以及一位武姓皇帝,也就是历史第一女皇帝武则天。武则天是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的。乾陵呢,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墓。也就是说,温韬盗了十八座陵墓的十七座,唯独没有盗乾陵。因为温韬根本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,所以也就没有盗墓。而且当时温韬在找乾陵墓道口的时候,突发异象,电闪雷鸣,温韬直接被吓跑。唐朝末年,黄巢带领40万人把乾陵所在的梁山挖了一遍,都没有找到,更何况温韬呢。
温韬盗陵时一般都率领众兵,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。在当时,偷坟掘墓是不赦的大罪,虽然五代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堪,但在老百姓心中却是难以原谅的。可见,此人甘冒天下之大不韪,公然盗墓,并将所盗物品编成名册公诸于世,其胆量之大为令天下所有盗墓者之楷模。
三、降唐灭亡
后梁存在了16年,在公元923年,晋王李存勖称帝,也就是后唐。很快后唐攻进开封,后梁末帝朱友贞自缢,后梁灭亡。温韬是一个狡诈善变的人物。他对朝代的更替看的很开,谁的势力强大一些就依靠谁。后唐代替后梁,温韬也自然投降。
温韬的毁灭,其根源还是他没有掌握好度。早年盗陵的臭名,善变的性格注定为统治者不喜,虽然他有大批的宝藏来打点上下,甚至连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都能贿赂,但最终温韬还是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杀。
在当局者的眼里,他是一个生有反骨的人,今天你能够反了后梁,明天就能反我后唐。今天你能盗先唐的陵寝,明天就有可能盗我的陵,这样的人,在非常时期还有些利用价值,在时局平定后是一定不能让他生存下去的。所以也是他遭受灭门的根本原因。
温韬被称为盗圣,盗掘了唐朝的皇陵,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财富,享受了别人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,但是最后被却被后唐明宗李嗣源赐死,最终身死族灭,也算是咎由自取了。温韬是唐末时期京兆华原人,其实年轻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人,属于草寇匪徒之列,但是因为他能打能战,当时的节度使李茂贞正需要帮手,才将温韬找为己用,所以温韬也有了后期的猖狂行动,以盗墓为生,最终却也死于盗墓。
按说得到李茂贞的赏识之后,在李茂贞的手下肯定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,安安生生度过晚年就好了。可是温韬这个人呢,却不是一个善茬,他是一个非常懂得见风使舵的人,能预见到皇帝的喜好,即使的更换阵营,可以说,对李茂贞一点都不忠诚。朱温攻打李茂贞的时候,作为李茂贞的心腹的温韬可是第一个投降的。后来,朱友贞上位,任命他为节度使,温韬也改名为温昭图。
如果安安生生的做自己的节度使,温韬也是可以善终的,可是不安分的他又有了自己的想法,准备扩大自己的军队。但是唐末时期,经过连年的战乱,百姓早已苦不堪言,温韬并不能从百姓那里搜刮到什么钱财,于是就想到了一条捷径,这条捷径就是去盗墓,盗唐朝皇陵,只有那里面才最有钱。
后来,整个唐朝皇陵基本都被温韬挖空,也确实盗得不少金银珠宝,这些钱财,温韬除了自己用于挥霍之外,还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扩充军队。不仅如此,还拿出了一部分去贿赂权臣,用来买通自己的官场仕途。但是靠捷径得到的必经不能长久,后唐明宗继位后,就将温韬流放到德州,不久就赐死了他。
不是好人。
他盗墓就为了钱财,为了能够讨好皇帝,所以他就把自己盗取出来的一些好东西通通都送给了皇帝,将剩下的一些次品拿去卖钱。之所以能够盗墓成功,就在于他刚好管理这片区域,而且当时天下大乱,给了他盗墓提供了很好的机会。
相关知识:
温韬是什么人,史书中记载温韬"少为盗",可见从小就不是什么好人,但是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时代,这样的人往往凭借混社会的经验得到一个不错的展示舞台。
后来温韬从军并追随大军阀李茂贞且颇受重用,被任命为耀州义胜军节度使,耀州隶属于现陕西省铜川市,在兵荒马乱之年,温韬就是当地的土皇帝,在其辖区内可以为所欲为。
一代盗墓王温韬,盗掘18座唐代陵墓,后果就是被赐死了。
01. 盗掘17座唐代陵墓
温韬生活于五代十国时期,做了一个大官——节度使。他所管辖的地方是现在的陕西省的位置,那里可是埋葬了不少皇帝,宝藏也自然不少。恰恰当时正逢战乱,当地也并不是很太平,给了温韬一个动手的时机。温韬早早就看好了那18座陵墓的位置,前去盗掘,给那些陵墓留下了不小的破坏,还趁此发了一笔财。温韬盗掘之后,一点也不低调,反而大肆宣扬,以至于让众人都知道他所干的事情。
02. 唯一没有盗掘成功的陵墓
温韬本来想要直接盗掘18座陵墓,可是在最后一座,遇上了不小的麻烦,那一座陵墓便是乾陵。当温韬来到乾陵的时候,不仅没有找到该陵墓的入口,而且天气呈现出异象,电闪雷鸣。但是温韬并没有就此放弃,他先后去乾陵了三次,次次都天降异象,给了他不小的惊吓。温韬认为这是乾陵的主人在警告他,不让他前去盗掘,不然就会惩罚于他。温韬就不敢再打乾陵的主意了。
03. 温韬的性格
不要以为温韬是个什么好人,他不仅自私,而且还见风使舵。温韬就是一个墙头草,看到局势不对的时候,就及时找一个新的靠山。温韬也正是拿他从墓里盗出来的东西,去给别人。可是在后唐时期,也仍然是李氏家族掌握天下。而温韬盗掘的陵墓不是旁人的,都是李氏先祖。试想想有哪一位皇帝能容忍温韬的这样行为,对自己的祖先大不敬。皇上就把温韬流放,之后把他赐死了。
综上所述,温韬盗掘了不少的唐代陵墓,最终被赐死了。
温韬后唐长兴二年(931年)被后唐明宗赐死在德州。
温韬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强盗,纵横关中一带,后来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招安为华原镇将,并收为假子赐姓名为李彦韬。唐天复元年(903年)底,韩全诲胁迫昭宗投奔凤翔,宰相崔胤招朱全忠围攻凤翔。李彦韬见势头不好出降朱全忠。朱全忠撤军回汴梁后,他又重新回到李茂贞麾下。
天佑三年(906年),李茂贞以李彦韬为耀州刺史、义胜节度使。贞明元年(915年)十二月,李彦韬叛李茂贞降后梁,后梁改义胜军号为静胜军,李彦韬仍为节度使,但回复温姓,改名为温昭图。温韬镇守关中多年,组织兵力大肆盗掘唐诸帝陵,将墓中陪葬宝物盗取殆尽,只有乾陵坚固没有打开。
贞明六年(920年)后梁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叛后梁,梁军进围同州,朱友谦向李存勖求救,李存勖出兵华原救援朱友谦,温韬畏战向后梁请求移镇避战,后梁将其移镇许州匡国节度使。
同光元年(923年)后唐立国,温韬又叛梁投降后唐。温韬用盗墓所得通过伶人向后唐庄宗皇后刘夫人行贿,刘皇后为他求情,唐庄宗因此善待于他,改匡国军为忠武军,并赐其姓名为李绍冲。并且很快就让他回到了藩镇。
后唐宰相郭崇韬劝谏唐庄宗说:“此劫陵贼尔,罪不可赦!”但唐庄宗表示已经赦免了温韬,如果穷追不舍的话,就失信于人了。其实,唐庄宗李存勖这样的处置方式是为了安抚后梁投降的诸藩镇,后唐灭亡后梁时,“帝遣使宣谕诸道,梁所除节度使五十余人皆上表入贡。”“梁诸藩镇稍稍入朝,或上表待罪,帝皆慰释之。”这是为了平稳政局所考虑,建立政权时需对旧藩暂示笼络,随后逐渐对这些藩镇进行更替与移镇,直至其完全掌控各节镇为止再行清算。
而温韬一方面通过贿赂伶人、宦官以及刘皇后,一方面也是李存勖出于政治考虑,而得以保留身份、权力。
到了同光二年(924)后唐统治稍稍稳定,此时长期割据凤翔的岐王李茂贞也上表要求归顺。后唐开始对全国的藩镇进行调整,尤其是对于后梁旧藩进行了大规模的处置,温韬就被撤免了许州忠武军节度使之职,只被授予太子太保的虚职。
唐明宗继位之初,非常倚重霍彦威,“旬日之间,内外机事,皆决于彦威”,因为霍彦威与段凝、温韬与宿怨,所以霍彦威将二人下狱,打算处死二人,遭到明宗另一心腹安重诲劝阻,明宗也为了“方平内难,以恩信示人”,下令将二人释放,放归田里,同时令二人将庄宗所赐姓名李绍冲、绍钦复姓名为温韬、段凝,实际上就是免了官。
天成二年七月,明帝下令将温韬流放德州。天成三年十月,明帝下诏以温韬发唐帝陵的罪名赐死在德州。
这可是历史上真正的第一盗墓贼,他死之后的事情也算是奇葩。而温韬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,但是他的死实际上和盗墓关系不大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温韬是唐末京兆华原人,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人,相传再他生下来的时候,刚好有一颗匪星陨落在唐朝昭陵,所以当时有人传言给唐皇陵带来灾难的人降生了,但当时并没有知道是谁。
温韬年轻的时候本来是个盗贼,这也倒是符合灾星陨落的人物设定。后来由于跟对了人,所以温韬得以成为李茂贞手下的一方将领,在耀州担任刺史。由于耀州原是华原县,只不过受李茂贞改名,所以温韬这也算是“荣归故里”。但由于年轻时候做过盗贼,做贼心虚的温韬害怕故乡有人认出他来,在此期间他便改名为李彦韬。
然而温韬虽然当上了一方大员,但是他却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,开始不务正业,重新操起年轻时候的活计。正所谓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”,作为一方大员以后,温韬再也不满足于普通的偷盗行为,决意做桩大买卖。
放眼当时,盗贼一行来钱最快的,除了盗取唐朝皇帝的陵墓,还能有其他“生意”吗?所以温韬决定盗取唐皇陵墓。后来温韬整天鼓捣着机关术数,阴阳八卦,只为能够更好地盗取唐皇陵。在学有所成以后,温韬仅仅用了七年,便将十八座唐皇陵中的十七座全部盗取,只有乾陵逃过一劫。
或许有人感到奇怪,为何温韬偏偏放过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呢?难道是良心发现吗?实际上并非如此,而是当时这座皇陵是由唐代最著名的两位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(中华第一预言奇书《推背图》的两个创作者)所设计,他们选择了一处风水极佳的位置来安排这个墓葬,还设计了许多的机关陷阱,在封墓时用了铁汁彻底将四周浇筑,故温韬始终找不到入口。
▲袁天罡和李淳风
然而,让温韬真正放弃的原因,还是当时他数度在盗取乾陵时,天生异象,忽降雷雨。这样的奇异景象让温韬不得不放弃。当然了,这是古人《五代史》中所记载,具体是否真实有待考究。
其实哪怕五代十国的战乱时代,温韬这样的盗窃行为其实也是法理和天理都所不容的,但也正因为他十分大胆,所以才造就了他“中国第一盗墓贼”的称号,哪怕曹操的摸金校尉和孙殿英都远不及他。但是也是因为他这样光天化日盗取唐皇陵墓,所以百姓们都十分愤慨,他的臭名传遍了当时的整个中华大地。
由于当时天下大乱,温韬也凭借他从皇陵中盗取的珠宝,在乱世中有了自己的势力,令各方军阀都不敢小觑。而温韬也凭借他的财富四处游走于各方大佬之间而安然无恙,所以温韬也凭借这些蛊惑人心的财富,为了自己的私利,不断变节投敌,这下温韬除了一个盗墓贼的称号外,还有了“三姓家奴”的恶名,这为他日后不得善终埋下了伏笔。
后来,温韬投靠的后梁被后唐所驱,温韬落入了后唐庄宗手中。但因为当时温韬用庄宗祖先陵墓中的珠宝买通了刘皇后,所以刘皇后在庄宗面前为他说话,故刚开始庄宗对温韬还挺有好感,饶他一命,并厚待他。
后来,庄宗大臣郭崇韬直接上书庄宗:“这种盗取你祖先陵墓的盗墓贼,而且总是容易背叛的三姓家奴,应该不得好死!”但庄宗由于不能言而无信,所以放了他一马。
▲仅存的唐皇陵
庄宗去世后,明宗李嗣源上台。在他看来,温韬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,既然能背叛之前的主人,那一定也会背叛他,所以温韬终于遭到报应,被流放至死。
温韬的手下得知此事后,便旋即赶往他的流放地德州,将其尸体就地掩埋,葬于一处乱葬岗,一代遗臭万年的盗墓贼温韬死后连墓碑都没有。但是相较于其他帝王墓而言,他又算“幸运”的,毕竟他的墓葬没有受到后唐皇帝清算,他尸体没被挖出来鞭尸,其墓葬也流传了千年,得以保存下来。对此,从某种程度而言,李唐后人已经算宽宏大量了!
关于温韬和温韬是什么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发表评论